幼儿新班教学体会浅谈

尹霞

这是我接手幼儿新班第三个年头了。我班上的学生年龄从3岁半到7岁不等,而且还在陆陆续续地插入新生。现在我班共有23个学生,有部分学生不仅不会讲中文,而且还听不懂。他们有的在家里讲荷兰文,有的在家里讲英文,在这种情况,我无论是用荷兰文还是用英文来解释下达的指令,都不合适。因此,我选择了最原始的方法——“肢体语言”与中文并用,就是利用面部表情、肢体动作、身体姿势等的变化来辅助教学。比如我们学“走、跑、停、站“等词时,就做动作,学生们便能明白各自意思了。再比如我说:翻开书第几页时,我除了说,另外会把书翻到这一页展示给学生看。当学生答对问题时,我会让同学们和我一起鼓励地拍手说:”嗨!嗨!你真棒!”大家微笑着对他竖起大拇指。如果答错了,我也会微笑着,给他一个鼓励的目光对他说:“没关系,你跟着我说一次就好了”。等他重复了我说的正确答案后,我依然会对他竖起大拇指说:“你真棒!” 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,我的体会有很多,而且在不停变化着,在这里我只谈谈我体会最深的两点。

第一,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生活相结合的方法。幼儿班的孩子年龄小,注意力不集中,或集中时间不长,有的爱动点的学生听2-3分钟的课,思绪就飘远了,所幸我们学校的硬件设施非常棒,这个帮了我的大忙。每次上课前我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,为学生们做一个图文并茂的PPT,把形象、画面、声音、色彩有机地结合起来,创造出一种有利的学习情境,调动学生们的各种感觉器官,抓住他们的注意力。比如我们学到“土豆米面”四个字时,就会飞出这些图片,学生们立马就知道这些字是指什么,然后我们再把这些字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。我会指着这些图片问学生:你爱吃什么?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们爱吃的东西。我再问:谁爱吃土豆?有的说“我”,有的说“爸爸,妈妈”……。有时我还会让他们用个别的字口头组词。学生们的语言学习能力与想像力是惊人的,他们的童言也经常使我忍俊不禁,比如用“豆”组的词就有:红豆,黑豆,豆腐,豆豆,老豆(广东话“爸爸”的意思)。

当我要讲新字或一些较复杂的字时, 我会用动画把字和偏旁部首分开,或把字拆成一些简单的字,然后告诉他们我们来做个组字游戏,比如“合、会”等有相同部件的字时,就先把人字飞出来,这个字大家都认识,纷纷大声地读了出来。然后下面又显出了个“一”字,学生们又会争先恐后地读一,接着在下面又出现了“口”字,学生们也认识,大家都很积极。最后通过动画效果,在旁边出现“合”字。以此类推,不同效果的PPT,不仅有效地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,也大大增强了孩子们认字的能力和信心,帮助了我的课堂教学。

第二,通过儿歌教学与手工制作,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,认知能力。比如唐诗新唱《静夜思》、《悯农》、《春晓》等儿歌,让学生们在唱唱跳跳中就明白了诗人所表达的意思,而且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就记住了内容,无需死记硬背。再有就是把游戏融入到儿歌里,例如《拔萝卜》:我让一个学生扮演大萝卜,拉着门把不放,其他学生依次扮演小孩、老爷爷、老奶奶、小花狗、小花猫、小老鼠等去拔他。大家一边唱,一边开开心心的拉拔这个大萝卜。最后大萝卜拔出来了,大家都“哈哈哈”笑得可开心了。这个课堂游戏活动既活跃了学生们的学习气氛,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积极性,尤其是不会讲中文的学生,他们也能很容易地明白“拔,快点来,快来帮我……”等意思,并知道怎么运用。

另外,我们班还会经常做些小手工,或是画画,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,一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与创造力。活动内容包括秋天的蘑菇、月饼、春节的彩色灯笼、春天的鲜花等手工制作以及画动物、食物等。在我们学“颜色”这一课的时候,如果单给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颜色,他们也能明白,但是,如果我们加入手工制作,让他们用各种颜色的纸做成花,学生们除了加深对颜色的印象外,还会在动手的过程中,轻松、快乐地学会其它的字词或对话。他们会更多地用中文思考和表达,还会更加留心身边的事物,养成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变化的习惯,并尽情发挥自己的想像力,创造自己头脑中的事物。

每个孩子都是上帝的礼物,都是独一无二的,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、方法就得随机应变,灵活多用。最重要的教学方法还是“因人而异,灵活施教”,对于这点,我仍在努力学习中。